水游蛇

Natrix natrix   Linnaeus
   

  103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鉴别特征 在我国仅见于新疆西部的一种大型游蛇,通身橄榄灰或橄榄绿色,枕部两侧有一对鲜明的橘红色斑。鼻间鳞前端不特别窄;通常有2枚上唇鳞入眶;眶前鳞1(或2)枚;枕侧有一对鲜明的橘红色斑。
描述依据标本 新疆阿勒泰喇嘛昭1雌1幼,新疆某地1雄1雌,共4号。
形态描述 全长雌性(685+158) mm,
头背橄榄绿色,枕部两侧有一对较大的鲜明的橘红色或橘黄色斑,唇部污白色,鳞沟黑色;头腹面黄白色。躯干及尾背面橄榄绿;腹面灰白色,几乎每一腹鳞有1-4个略呈三角形的粗大黑斑,有的其间还散以黑点。
眶前鳞1,眶后鳞3 (4);颞鳞1+2;上唇鳞7, 2-2-3式;下唇鳞9-11,前4-5枚切前额片;雄性一号的颊鳞与鼻鳞愈合。背鳞19一19一17行,最外行平滑,其余均具棱;腹鳞雄性175,雌性171, 173;肛鳞二分;尾下鳞雄性70对,雌性60对。

生物学

生活于林区流溪附近,或其他各类水体附近。吃鱼、蛙、蟾蜍,也吃鼠类、小鸟及昆虫。阿勒泰喇嘛昭1雌系8月28日午后7时采于海拔950 m的流溪岸边一灌木丛下方阳光照射处。据该地儿童告知,游蛇常成群在堰头下水荡中吃鱼。卵生,7-8月产卵8-53枚,孵化期约二个月。
垂直分布:850-950 m(新疆阿勒泰)。

生境信息

生活于林区流溪附近,或其他各类水体附近。吃鱼、蛙、蟾蜍,也吃鼠类、小鸟及昆虫。阿勒泰喇嘛昭1雌系8月28日午后7时采于海拔950 m的流溪岸边一灌木丛下方阳光照射处。据该地儿童告知,游蛇常成群在堰头下水荡中吃鱼。

繁殖特征
国外分布

欧洲(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达北纬67°)及西北非洲,向东到中亚及蒙古西北部,南到伊朗及土耳其。

国内分布

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西部,曾在阿勒泰喇嘛昭采到。过去记录为塔里木河下游(据Stejneger手稿),新疆大学标本采自温泉县(向礼陔口头介绍)。